看着表弟耷拉着脑袋进门,就知道他又面试失败了。
表弟去年在深圳做销售工作,业绩好的时候能拿到2万元工资。今年受疫情影响,考虑不去外地打工了,就在本地找份工作,明年再计划。
可表弟是中专学历,他知道内本地稍微大点的公司都要本科学历,所以他尽量选了小一些的公司去面试。
没想到小公司也要本科学历,表弟不满的问:难道学历能代表能力?你们公司是要赚钱还是要学历?
但小公司HR还是不以为然的说:公司硬性标准是本科起步,就算招不上人也不要专科。
这话把表弟气的够呛,多次灰头土脸的回来,搞的自己一定信心也没有。这不疫情有所缓解,他就又去深圳打工了。
到现在为止,表弟也没弄明白,大公司卡学历是有实力卡,而小公司为什么也要卡学历呢?其实可以从这三方面找答案。
一、学历是筛选人才最简易、最高效的标准
为什么HR喜欢卡学历?不是学历高就代表求职者肯定有能力,而是因为学历作为国家认可的学识证书,在学生年代已经为社会筛选了高学识人才。
打个比方,同样是一所高中,高考过后,有些同学考上了重点大学,有些同学考上了普通大学,这就是国家在为社会筛选人才,上重点大学的同学学识高,上普通大学的同学学识低。
大家可能会反驳,但大家可以回想下学生年代的考试,就能明白这种学识的划分,是硬性的,马虎不得,你学习好就能考好大学,而学习差只能去普通大学。
既然国家已经对人才进行了分类,那作为公司只要直接拿来用就好,公司选学历高的人,肯定是当年学习好的人。
当然,学历不代表能力,能力得用业绩来证明,要是你求职时可以拿出非常耀眼的业绩,相信公司也会降低学历要求,但毕竟有耀眼业绩的人还是少数,大多数只是平庸的普通人。
所以HR为了有效提高入职人员能力,只能简单的按照学历来分,因为这样做即简易又高效。
二、学历高,年龄小的毕业大学生,用工性价比高
作为学历高,年龄小的大学生们,由于刚毕业或者工作没几年,没有足够的经验来支撑较高的薪酬,因此在面试时都会选择较低的薪酬来加入新公司。
而这些职场年轻人真的是职场的“大宝贝”,他们精力旺盛,思维活跃,而且富有创新能力,公司要是能招上这些年轻人,可谓是用低工资,雇佣了一些非常有潜力和未来的人。
只要公司有正确的引导和全面的培养,他们便会创造出比自己薪酬多N倍的价值。这在他们刚入职场的前几年绝对是非常有性价比的。所以大小公司一般都特别喜欢招年龄小,学历高的应届毕业生和工作一两年的往届毕业生。
但小公司一定要在他们逐渐成熟起来以后,给予相应的报酬予以匹配,不然他们攒够一定的工作经验后,必将离你而去。
小公司要明白,价值得用适当的薪酬来激励和保证,直白来说,就是员工创造多少价值,就要等额的薪酬来适应。要是等他们成长起来以后,你和他们谈付出,谈理想,就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,“囚禁”他们的时间不会太长。
三、小公司看似是HR卡学历,其实是老板爱面子,格局小
求职时常被HR因学历低而拒绝,我们除了懊悔学生年代没好好学习以外,更多的在吐槽HR不懂识人用人,只以学历论英雄,不以能力做决断。
但我们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,其实HR招人,不是给自己招,而是在给老板招人。
作为HR不能招一个你喜欢的,老板不喜欢的人,所以HR只是给老板代言,他对求职者的要求,其实就是老板的要求。
老板为什么要用学历高的人?除了上面2个原因,还有一点就是想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文化素质,说白了就是爱面子。
老板在对外介绍公司的时候,可以这样说:我们公司有N多个研究生,N多个本科生等等,而且这些学历人数指标不只是公司的外在形象指标,也有可能是相关上级单位要求的指标。
但不管出于何种目的,对于小公司来说,这些做法,公司在战略层面就想歪了。小公司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“顺利活下来”,而业绩和盈利才是排第一的唯一指标。
因此,对于小公司卡学历,代表着老板爱面子,格局小,战略错误。他做公司,只是为了给别人看,而不是真正为了做公司。所以,不去也罢。